• 幫信罪案件中,45歲以下的被告人占比9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56.2%

    北京“幫信罪”案件被告人呈年輕化、低文化程度態勢

    2023年07月11日 22:50 來源:中新網北京

    中新網北京新聞7月11日電 (記者 陳杭)銀行卡出租出售竟然可能是犯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會造成怎樣的嚴重后果?普通民眾如何避免成為犯罪幫兇?11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召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下稱“幫信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發布《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案件審理情況白皮書》。

    幫信罪是網絡犯罪分工細化和黑灰產業鏈發展背景下高發的一種犯罪類型,該類案件的犯罪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信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

    據統計,2019年至2023年6月底,北京三中院轄區法院審結幫信罪案件共計634件。司法實踐中,幫信罪案件特點突出,折射出社會治理痛點,亟待整治。

    北京三中院副院長王海虹表示,目前,幫信罪案件主要集中于提供銀行卡用于支付結算這一非技術性幫助行為,占比達93.2%,且主要集中于涉眾電信網絡詐騙。幫信罪案件中,45歲以下的被告人占比9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56.2%,被告人呈現年輕化、低文化程度態勢。

    從北京三中院的調研情況來看,在400名自然人被告中,30歲以下的有233人,占比58.3%;35歲以下的有317人,占比79%;45歲以下的有380人,占比95%。在寫明文化程度的363名被告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04人,占比56.2%;高中(包括職高、中專)文化程度的有96人,占比26.4%;大學(包括大專)文化程度的有63人,占比17.4%。在提供技術性支持的23件案件中,35名自然人的平均年齡為28歲,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1人。

    北京三中院表示,對于幫信類犯罪,除了司法機關利用法律手段懲治犯罪外,還需要公民個人提高法律意識,監管機構、電信企業等加強規范治理,互聯網平臺、新聞媒體及學校、社區等社會組織承擔社會責任,實現源頭性預防、管控和打擊,形成治理幫信犯罪的社會合力。

    北京三中院提示民眾,要提高法律意識,切莫貪圖小利,如陷入幫信陷阱或者被脅迫、蒙騙出售信用卡、手機卡,應當第一時間尋求司法機關的幫助和保護,及時止損。(完)

    【編輯:杜燕】



    聲明:我們的信息來源于合法公開渠道,或者是媒體公開發布的文章,非常感謝作者的成果與意見分享。本轉載非用于商業獲利目的,對于原內容真實性未進行核實,且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僅供學習參考之用。如文中內容、圖片、音頻、視頻等侵犯到第三方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如您認為相應的信息影響到您,或因有相應的政府部門的要求,請與我們進行聯系。
    0 個回復 (溫馨提示: 后臺審核后才能展示 !

    (大俠既然來過,何妨留下墨寶) 要回復請先 登錄注冊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